神华减产刺激煤超疯,电企受影响的岂只是发电,还有难捱的寒冬。
电力行业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好于预期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同比增长6.3%,全国规模以上电厂火力发电量同比增长7.1%。钢铁行业利润继续维持较好状态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粗钢产量同比增长4.6%,接近4.2亿吨。
预计全年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在3720小时左右,其中火电设备利用小时在4150小时左右,好于年初预期。上半年水泥市场可谓火爆,由于下游需求拉动,水泥价格持续上涨。受7月中旬大范围高温天气影响,多地电网负荷创历史新高,华北地区电力供给偏紧。孔安表示,预计全年水泥需求将与2016年持平,至于全年的水泥总产量情况则取决于下半年地产市场的回调幅度。从地产新开工、竣工指标看,今年玻璃需求较为平稳,下半年随着部分冷修停产产能复产,玻璃产量有望延续回升态势。
预计全年新增装机超1亿千瓦,年底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7.6亿千瓦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进一步提高至38%左右。一方面,新型煤化工行业进入成长期,项目成本大幅下降,叠加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各类煤化工项目经济性逐渐显现。国家有关部门需结合煤炭开采布局和产运需结构变化,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库存预警预控制度,增强供需调控能力。
海关总署已于上半年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落实有关控制劣质煤炭进口措施。当前,煤炭供应存在结构性和时段性矛盾,一些煤炭调入省份产能退出力度比较大,虽然有利于提高行业集中度,但也打破了多年来形成的资源和运力配置平衡,给稳定煤炭供应带来了新挑战。一大批长期亏损、安全基础差的煤矿加快退出,为优质产能发展腾出了空间。沿海六大电厂库存1294万吨,可用天数21天。
因此,下半年部分地区可能呈现供需从紧局面。中国煤炭建设协会秘书长 徐亮2017年以来,我国煤炭行业以保供应、稳价格的调控基调,产、运、需资源配置不断优化。
4.煤炭库存低位运行,全社会煤炭库存仍将呈现下降态势,迎峰度夏带动电厂积极补库,而且部分电厂将库存前移至港口进行场地交货。主要消费地动力煤销售价格明显回升,宁波港提货价670~680元/吨,广州港提货价680~690元/吨,环比均上涨9%。据测算,清洁能源发电量相当于减发煤电500亿千瓦时,减少电煤消耗2200万吨。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速将稳中有升,煤炭下游产业缓慢回暖,通过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效果显现,煤炭行业将由政策主导转换为市场调节,煤炭供需将处于紧平衡状态。
二、下半年煤炭发展趋势研判预计后续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继续深入推进,煤炭市场产能过剩的局面将明显改善,2017年煤炭价格将维持在合理区间,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将得到保障。6月末,国有重点煤矿存煤3375万吨,环比下降8.3%同时,将加快具备条件的煤矿试生产和竣工达产,持续增加有效供给,预计全年煤炭产量将达到35亿~36亿吨。特别是迎峰度夏以来,全国多个地区持续高温,受此影响,华北、西北两个区域电网和12个省级电网用电负荷刷新纪录,电煤日消耗达到555万吨,创夏季历史新高。
(2)粗钢、生铁和钢材产量分别为4.2亿吨、3.6亿吨和5.5亿吨,同比分别增长4.6%、3.4%和1.1%。上半年,全国煤炭销量完成16.21亿吨,同比增加8520万吨,增长5.55%。
一、上半年煤炭市场运行分析1.煤炭供应稳中有增。(2)炼焦煤走势趋向平稳,今年以来由于钢企赢利水平持续改善,生产积极性较高,但受制于需求不振,炼焦煤市场运行偏弱,需求持续疲软,加之受运力与环保压力制约,部分煤企降价抛售以减少库存压力。
由于市场供不应求,煤价总体呈现上涨趋势,虽然5月中下旬略有下降,但随着迎峰度夏高峰期的到来,煤价再次反弹。由于经济回暖带动了电力、钢铁、建材等主要耗煤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其中:(1)发电量29598亿千瓦时,同比上升6.3%,其中,火力发电22215亿千瓦时,同比上升7.1%,为2013年以来最大增幅。一大批长期亏损、安全基础差的煤矿加快退出,为优质产能发展腾出了空间。预计后续煤价的弹性将减弱,煤价总体会在500~570元/吨的绿色区间运行,短期由于季节性因素和周期性传导机制的影响会超越区间,但波动幅度会通过调控手段趋于稳定。上半年,由于需求增速明显提升,供给增长空间有限,煤炭市场出现阶段性供应偏紧和价格波动。主要中转地秦皇岛港5500大卡/千克动力煤平仓价605~615元/吨,环比上涨9%。
煤炭投资建设基本持平,全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1113亿元,同比上升0.2%,其中,民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为588亿元,同比下降10.3%。近年来,我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快速增加,清洁能源发电比重不断提高。
下半年将经历迎峰度夏、迎峰度冬两个动力煤消费旺季,预计火电发电量季节性增长仍将持续。4.煤炭库存低位运行,全社会煤炭库存仍将呈现下降态势,迎峰度夏带动电厂积极补库,而且部分电厂将库存前移至港口进行场地交货。
沿海六大电厂库存1294万吨,可用天数21天。(3)水泥产量11.1亿吨,同比增长0.4%,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2.8个百分点。
环渤海四港(不含天津)存煤1488万吨,环比下降10.9%。其中,6月份粗钢日均产量创下历史新高。但是,下半年由于钢焦产业链处于淡季的时间相对较长,临近冬季环保限产停产也将相应增多,粗钢、焦炭产量相比上半年将有所下降,炼焦煤需求将取决于钢铁焦化企业的开工率。因此,下半年部分地区可能呈现供需从紧局面。
2017年以来,有关部门通过督促长协、加快产能置换、核增先进产能等多种手段增加供应,稳定煤价。上半年,进口煤炭1.33亿吨,同比增长23.5%。
海关总署已于上半年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落实有关控制劣质煤炭进口措施。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速将稳中有升,煤炭下游产业缓慢回暖,通过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效果显现,煤炭行业将由政策主导转换为市场调节,煤炭供需将处于紧平衡状态。
上半年清洁能源发电量占27.2%,同比增长5.15%,其中,风电增长25.7%,太阳能发电增长80.3%,核电增长20.8%。总之,煤炭供需基本平衡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相关部门应有效推进产能化解工作,落后产能要靠行政手段淘汰,过剩产能要靠市场手段限产,发挥行业协会和地方政府的双重作用,争取金融支持力度,最终实现精准脱困。
由于环保巡视及汛期影响运输等因素,钢厂焦炭储备需求增多。同时,已达到安全标准的煤矿也加快核增生产能力与产能置换的进度,日均产量超过960万吨。国发[2016]7号文件印发以前开工建设的煤矿中,在增减挂钩、减量置换的前提下,上半年已竣工达产新增产能9000万吨左右。水电因来水不好,出现负增长。
作为煤炭供给端的外部因素,虽然进口煤在整体供给中所占比重并不大,但是煤炭进口量的急剧增加,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去产能、减量化生产改善煤炭供求关系的政策效应。据测算,清洁能源发电量相当于减发煤电500亿千瓦时,减少电煤消耗2200万吨。
主要消费地动力煤销售价格明显回升,宁波港提货价670~680元/吨,广州港提货价680~690元/吨,环比均上涨9%。上半年,国家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充分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共退出煤炭产能1.11亿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量的74%。
市场采购积极性上升,港口来船增加,秦皇岛港6月份日均锚地船舶数56艘,环比增长38.3%。2017年初,由于安全督查和环保约束要求,煤矿开工(复工)率较低,煤炭市场供给不足。